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奖补资金绩效评价报告-贵州市场调研公司
一、项目概述
(一)政策背景。
推进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,是贯彻落实党 的十八大关于“努力建设美丽中国”的具体实践,是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的客观要求,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,是 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深化提升,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、培育文明 新风,推进农业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、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 展,促进农民脱贫致富、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。我们把思想统一到省委、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,以走在前列为 目标定位,加强组织领导,强化工作措施,调动各方力量,逐步推 进XX省美丽乡村建设迈上新水平,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 实基础。
(二)项目内容、立项、组织管理及预算安排。
项目内容主 要是道路硬化、路灯亮化、环境美化和植树绿化等。项目立项及组织管理基本程序根据《关于上报2016年美丽乡村试点项目的通 知》(XX农办发〔2016〕4号)和《XX省省级生态文明乡村建 设奖补资金管理暂行办法》(XX财农改〔2013〕6号)等文件精神,XX省委农工办要求各设区的市选择5-10个符合条件的行政村进行试点建设,同等条件下,省定贫困县优先纳入试点范围。项目由各市组织编制试点建设方案,包括基础条件、建设项目、资金来源、时间节点、责任分工以及预期建设效果和长效机制建立等,由市委农工办、市财政局联合行文报省委农工办、省财政厅。纳入本次绩效评价范围的,包括八个市共计20个试点村建设项目。项目计划总投资共计5328.56万元,其中省以上 奖补资金2433.78万元,市级财政资金611.57万元,县级财政资金275.47万元,镇街(道)资金976.67万元,村级自筹资金1031.07 万元。
(三)绩效目标。
通过试点,加快构建有利于生态优先和永续发展的农村产业结构、农村建管模式和农民生活方式,初步建成一批基础设施便利、产业特色明显、生态环境优美、社会安定和谐、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,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再上新水平、 农民生活品质再上新台阶。
二、评价基本情况
(一)评价思路及过程。
本次绩效评价,分为前期准备、现 场评价、非现场评价、 综合分析、评价报告撰写及档案资料整理归档六个环节,评价专家采用集中评议和独立评分相结合的方式,围绕项目投入、过程、产出和效果四个方面进行评价。评价 工作组根据专家的评分,汇总计算出各项指标的平均得分,汇总 后得出项目综合评价得分,同时形成综合评价结论。
(二)评价指标体系及标准。
评价指标体系涵盖项目的投入、过程、产出、效果四个方面,采用百分制的计分方式,其中投入部分满分为20分,反映了项目立项的规范性、绩效目标的合理性、 绩效指标的明确性和资金落实情况;过程部分满分为30分,反映业务管理和资金管理的规范性和控制性;产出部分满分为20分, 反映项目实际完成率、质量达标率、完成及时率和投资控制合理性;效果部分满分为30分,反映项目绩效目标实现的完成情况, 以及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情况。
(三)评价方法。
1、横向比较法:通过相同支出项目在不同地区间的支出效 果进行比较,分析不同地区同类项目实施效果的差距,找到产生差距的原因。
2、目标比较法:对试点项目建设资金支出产生的实际效果 与预定目标进行比较,分析项目完成目标或未完成目标的原因。
3、因素分析法:通过列举所有影响成本与收益的各种问题, 综合分析影响绩效目标实现、实施效果的各种因素,评价绩效目标能否完成或完成程度。
4、专家评议法: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,通过专家实地勘察及查看项目资料,充分了解项目情况,对相应的指标进行专业判 断,得出评价结果。
5、公众评判法:针对美丽乡村试点建设项目有比较明确的 受益对象,设计调查问卷,在一定范围内发放,以评价社会公众 对美丽乡村试点建设项目的满意度。
三、评价结论情况
20XX年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总体运行情况良好,项目的实施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,基本实现了项目绩效目标,达到了村庄布局协调美、村容整洁生态美、村强民富生活美、村风文明身心美、村稳民安和谐美的“五美”标准。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绩效评价综合得分79.44分,综合评价等级为中等。现场评价项目各指标得分情况如下:
(一)项目成效
1、项目基本完工。项目从20XX年X月开始实施,截至20XX年X月,20个试点村项目基本按照项目方案完成建设内容,个别村绿化未完成,部分项目基本建设已完成,项目建设资金尚未完全支付。项目进度控制与计划进度基本相符,建设质量达到标准。
2、项目效益较为明显。社会效益方面,村民居住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,村民生活的舒适性、便捷性、卫生程度得到了显 著的提高,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得到了明显的改善,村民的幸福指数得到了显著的提高,有利于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。生态效益 方面,村庄内及周边的绿化率明显提高,生活污水有序排放、旱厕改造,以及村庄内垃圾处理设施的增加和改进,减少了污染物直接排放,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改善,生态效益较为明显。经济效 益方面,美丽乡村建设内容主要注重村庄“五化”建设、公共文 化设施等,并有少许的特色产业发展项目以及乡村旅游项目。项 目实施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,包括乡村旅游项目、文化传承项目、村庄道路等基础设施项目,间接经济效益明显高于直接经济效益,这也是美丽乡村建设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。
3、社会满意度很高。在本次绩效评价过程中,第三方评价单位通过对受益群体,主要是试点村的村民进行了面对面地访谈,并做了满意度调查。计划发放调查问卷300份,计划回收95 以上。实际发放230份,回收226份,回收率98 ,受益群体满意度为93.3 。
(二)存在的问题
1、项目发展缺乏长远规划
部分地市缺乏美丽乡村项目的发展规划以及建设与管理的制度体系。从本次绩效评价结果来看,各地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, 普遍缺乏长期的发展规划,没有将到2020年的阶段性目标、到2025年的发展目标分解到年度目标中,不利于美丽乡村建设的稳步发展。
2、美丽乡村建设与管理制度体系不健全
通过本次绩效评价,各地市均制定有相关的管理制度,但是从管理制度体系的角度来看,在制度健全性、统一性方面还有待提高。如有的地市统一制定有相关的制度,包括奖补资金管理制度、项目的相关的管理制度等,但在项目的验收制度、预算评审制度、竣工结算及决算编审制度等方面需逐步完善。
3、项目实施方案编制不规范
(1) 申报方案内容及格式不统一,部分项目无配档表。在 本次绩效评价中发现,20个试点村的申报方案存在格式不统一的 情况,主要是个别项目无配档表,未列明资金来源,或资金来源未列明确。(2)个别地市市委农工办、市财政局联合行文上报实施方案的时间超出省委农工办4号文要求的时间。
4、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
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,一事一议制度、招投标制、合同管理制、监理制度、跟踪审计制度、验收制度等均得到了执行,并且 发挥了相应的作用,但在一些环节上还是存在一些问题。
(1)一事一议制度未能严格履行规定程序。多个项目财政 资金列为对村级一事一议的补助,但是个别项目提交的绩效评价资料中,未出现村级一事一议相关档案,未能对一事一议程序的合理性进行评价。
(2) 跟踪审计制度执行不到位。省委农工办4号文要求在项 目实施过程中,聘请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全程参与项目监管和资金审计,并参与项目建成后的考评验收和绩效评价工作。从评价结果看,只有少部分项目实行了第三方跟踪服务的方式,大部分项目未严格执行4号文的相关规定。
四、意见建议
(一)项目管理方面
1、建议主管部门组织各相关单位,包括各级党委农工办、各级财政机关、各级政府机关以及试点村,认真总结本次试点工作取得的建设成绩以及宝贵的经验,并查找不足之处,为下一步美丽乡村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。特别是对如何做好项目与《建设规范》对接,实际工作中有哪一些实际困难,管理过程中如何理顺体制机制,如何加强资金筹集等方面的问题,需要上级主管部门给予指导。
2、建议各相关部门强化《生态文明乡村(美丽乡村)建设 规范》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指导和规范作用。在今后的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,尤其在项目方案编制阶段,建议强化规范的指导意义,尽量依据《建设规范》的要求搞好方案的编制,特别是要依据《生态文明乡村(美丽乡村)建设规范第七部分:评价》,对编制的实施方案进行预评价,评价一下本次方案实施后, 能够得到的评价结果,查找方案的差距,进行改进和完善。
3、建议各级主管部门组织搞好市级美丽乡村建设规划,将 XX省委办公厅、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《关于推进美丽乡村标准 化建设的意见》中的要求,分解到年度目标,并作为各地市年度 申报项目的依据,也作为财政系统安排年度预算的依据。
(二)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方面
根据《XX省省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》(XX财预〔2011〕67号)的规定,提出以下建议:
1、将本次绩效评价结果作为改进预算管理和安排以后年度 预算的重要依据。对绩效评价结果较好的,予以表扬。
2、对绩效评价发现问题、达不到绩效目标或评价结果较差的,责令其限期整改。不进行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,应当根据情 况调整项目或相应调减项目预算,减少下一年度省级财政补助。